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姐学长说就业(十五)——从赛场小白到职场新人,写给师范生的“通关秘籍”

时间:2025-10-22 点击:

本网讯 通讯员李镪、彭小燕报道:李镪,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2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荣获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未来教师风采大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三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高中英语组三等奖、第十三届高校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高中英语组二等奖、汉江师范学院师范生技能大赛高中文科组一等奖、外国语学院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七届“校园知行之星”、优秀毕业生、校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劳动标兵等。现就职于京山外语学校。

你是否也曾对着“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望而却步?是否在准备试讲时,对着课标和教材感到无从下手?作为一名刚从赛场走向讲台的“过来人”,今天想和你们聊聊我的成长故事——那些熬夜改教案的夜晚、被评委追问时的紧张、拿到offer时的热泪盈眶,或许能为你的师范之路提供一点方向。

以赛促教:在竞技场中锤炼教学真功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是一场用热爱与责任书写的答卷。四年的大学时光,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坚定,我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用脚步丈量教育的广度,用行动诠释教育的温度。

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深知专业能力是未来教育事业的基石。大学四年,我始终将“以赛促学、以践育人”作为成长的核心理念,通过参与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步入大三以后,我开始系统学习英语教学相关课程内容,对英语教学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大三上学期,我第一次参加学院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在充分打磨教学设计和数次练习之后,最终荣获外国语学院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大三下学期,通过《微格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设计》等课程,我进一步扎实教学基本功。在汉江师范学院2024年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我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设计,斩获高中文科组一等奖。

进入大四学年以后,我有幸被学院选派参加各项师范生技能竞赛。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陆续在国家级和省级赛事中取得突破,荣获第十三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省级三等奖,第十三届高校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国家二等奖,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国家二等奖,第七届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师范类院校未来教师素质风采展示活动国家二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教育信念的激励。竞赛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的启迪,是人格的塑造。

经历数次真实赛场,想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一、努力夯实专业基础。英语师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包括准确的语音语调、丰富的词汇量、熟练的语法知识以及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不仅体现在即兴演讲和模拟授课的语言表达上,更体现在对教学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分析能力上。二、深入研读课标与教材对于英语师范生而言,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特别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这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三、设计创新且实用的教学环节在教学技能竞赛中,一个创新且实用的教学设计是吸引评委眼球、展现教学智慧的关键。创新并不意味着追求花哨和形式,而是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环节进行巧妙的构思和安排,使其更具启发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四、善用多媒体与技术辅助教学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善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学技能竞赛中,一个制作精良、运用恰当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还能体现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

求职之路:从赛场到职场的稳扎稳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师招聘市场中,一份亮眼的简历是敲开理想学校大门的第一步。对于英语师范生而言,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教学技能竞赛荣誉,无疑是简历中最具分量的“黄金名片”。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权威认证,更是向招聘单位展示自己卓越潜力和发展空间的直接证明。用人单位往往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而这些竞赛荣誉正是对这些能力的有力佐证。因此,在撰写简历时,不仅要列出奖项名称,还可以简要说明获奖的过程和意义。

如果说竞赛荣誉是求职的“敲门砖”,那么在竞赛中锤炼出的各项能力,则是面试中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私立学校面试通常包括试讲考核等环节,而这些环节所考察的能力,与教学技能竞赛的要求高度重合。在试讲环节,竞赛中积累的教学设计经验、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将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在准备面试时,要善于将积累的经验转化为面试优势,将所学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灵活地运用到面试的试讲中,将培养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

从赛场到课堂:感悟教育真谛

如今,我已站在初中英语的讲台上,真正体会到“教学不是表演,而是对话”。竞赛中的无生试讲,是对教学设计的精准预演;而真实课堂,则是充满变数的生命场域。学生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提问,都在考验教师的智慧与耐心。

回望来时路,那些在空教室里反复演练的日夜、那些在赛场上接受评委犀利点评的时刻、那些与队友并肩备赛的时光,都成为我教学生涯中最宝贵的底色。竞赛教会我“如何设计一节课”,而真实课堂教会我“如何读懂一群人”。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在于教案写得多么精彩,更在于能否在真实的互动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唤醒他们对世界的好奇。

从赛场到讲台,从学生到教师,我始终相信:教育是一场用心灵影响心灵的旅程。竞赛是成长的加速器,求职是能力的试金石,而真正的教育现场,才是教师专业生命生长的土壤。愿每一位走在师范路上的你,都能以赛促教、以教促学,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一审:冯晓华  二审:祝东江  三审:王官华  编辑:汤慧敏】

附备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