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郭昱报道:为响应学校和学院要求,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日法语言教研室主任黄园副教授于5月21日上午在崇文楼B405成功开展《基础日语2》公开示范课。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余新武教授、冯晓华副院长、教务处严桂林副处长、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员、以及部分学院教师代表参与听课与评课,现场学习交流氛围浓厚。此次公开课以第14课教学内容为载体,系统呈现“高阶思维引领、思政融合创新”的教学实践,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沉浸式体验。

课上,黄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将语言知识讲授与文化背景拓展、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黄老师紧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目标,以“翻转课堂”模式重构教学流程。课前通过布置情景视频作业,带动学生将语言知识输出为沟通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逻辑;课中采用“情境模拟—问题链驱动—小组协作”三段式教学,围绕授受动词等教学难点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被动输入转向主动建构,在语言应用中思考日本文化内涵。课堂还巧妙融入日本“报恩”文化等思政案例,以“语言中的文化”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课后评课环节由质量管理与教师发展中心李晶晶老师主持。与会教师围绕教学手段创新、课堂互动策略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余新武教授从课程设计、课堂节奏把控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黄老师的课堂既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又兼顾文化育人功能,为语言专业课程与产出导向的融合提供了优秀范例”。余教授就教学导入的处理和提高课堂深度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从学情分析、目标达成度角度评价指出:“课程设计要凸显“两信一度”标准,提高教师专业品质,尤其要加强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冯院长和严处长也强调语言类课程需以细微处突出文化思政引领作用,通过“真实情境+任务驱动”提升课堂挑战性,借助数字化工具增强教学吸引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黄老师表示,将充分吸纳建议,持续打磨课程,助力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此次公开示范课是学院展示“青年教学能手”标杆作用的重要实践之一,既为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也为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堂创新注入新动能。未来,学院将继续以示范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教学理念创新与教学方法优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素质国际化语言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冯晓华 责编:夏金元 上传:汤慧敏】